9月23日,《湖州日报》对湖州市“四好乡村路”建设成果进行整版深度报道。
一系列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横亘湖州大地,从主干道延伸到乡村田间小道,像毛细血管一样“流入”乡村,带来了人气和财富。 他们如何将乡村风光联系起来? 、激活产业? 让我们来看看 -
“四好乡村路”带动乡村振兴
景区路打通“毛细血管”
位于庙山村庙山线的胡长颈鹿庄园开业不久,就已经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热门景点。 在此期间,它还被微博甚至星空卫视报道,成为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自去年底开业以来,日均游客量已超过2000人次,节假日游客人数可达5000人以上。” 长颈鹿庄园负责人看着门前新建的两车道新庙山线说道,“当时位于这里的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条新庙山线就像一条金腰带” ,为我们火上浇油。”
说起目前的交通变化,庙溪镇人民政府招商办公室的费建安简直不敢相信。 “长颈鹿庄园来选址的时候,我是接待的。当时的路是老百姓拉竹子用的拖拉机路,不仅路小,而且泥泞。” 直到2017年,五星县才启动四好乡村路建设。 投资1亿元,重新修建庙山线,将路面拓宽至6.5米。 这极大地改善了庙山村与外界的唯一联系,进一步激发了庙山村发展旅游业的决心。 妙山线的建成,使这条原本只是送人、送树、送石的“单程线”,变成了一条迎财、迎宾、同乡的“复兴线”。村民...
农村公路是社会的毛细血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它们也是基层群众最直接的交通收益来源之一。 五行山村的变化也源于此。
从过去“先富起来、先修路”的简单交通需求,到“建好、管好、保护好、运营好”的美好生活新追求,市交通部门一直没有停止建设农村公路,促进美丽。乡村步伐。 2018年7月,《湖州市高质量建设“四好乡村路”实施方案》发布。 湖州全面落实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全市迅速掀起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高潮。 。
“今年年底,力争各区县实现省级示范,为下一步全市创建国家‘四好乡村路’示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市公路和交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底,湖州市农村公路总里程7224.1公里,农村路网密度达到124.1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
随着农村公路里程不断增加,养护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长兴县高水平建设省级标杆试点农业繁育站,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始终保持农村道路良好运行状态; 安吉县实行五级“路长制”和“乡村指导员派遣制”,德清县完善“三位一体”长效制度,让农村公路实现“负责”建设、“负责” “人”用于维护,“人”用于管理和“运营”。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引领、社会参与”的“湖州方式”,让乡村道路完成了从林荫小道到美丽长廊的宏伟转变。
产业之路激活产业转型
“这次来水口度假,我带了很多老姐妹来,她们对这里的环境非常满意。” 日前,上海闵行区的陈阿姨带着几位老姐妹来到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古竹村。 她去古竹村的农贸市场买特产。 她偶尔会来这里度过周末。 有时和家人,有时和老同学,住在村里的古竹风情农家乐。
全新的龙头至霸王滩公路穿过整个古竹村。 数百栋现代或仿古建筑散布在道路两旁。 这些房子不仅是村民的住宅,也是让古竹村闻名华东的农家乐。 “这两年,进村的柏油路建成后,与市县两级公路网相连,我们村毗邻上海的交通优势进一步提升。” 古竹风情农家乐的主人齐玉良更愿意将农家乐的繁荣归功于道路通达带来的好处,他表示,古竹村的350多家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
道路畅通,工业蓬勃发展。 从龙头到霸王滩,绵延数公里的公路,只是一瞥风景。
南浔区石丛花海等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使湖州乡村道路“连景成线,串珠成韵”。 吴兴区西塞白鹭、桃花流水等公路旅游景观,将乡村公路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变身”,吸引着八方游客。 德清县洛乌线、下仁公路、三磨线等多条农村公路建设,带动了新型木材、高新技术、绿色智能制造等特色经济发展。 沿公路建设了钢琴小镇、区域信息小镇等。 小镇、通用航空智能制造小镇等一批省级特色小镇。 安吉县乡村公路精品旅游带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和白茶产业振兴。 曼塘里、木连坞、雨村等小山村长兴顾渚村星级农家乐,因路而变得美丽、繁荣。 曾经贫困的陆家村焕然一新。 已收购山地资源数万亩,引进投资高达20亿元。 白茶原产地西龙乡茶园占地2.2万亩,年产值6.2亿元,已成功吸引各类商业投资超60亿元。 长兴县建成各类电商服务站550个,大力培育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新兴业态,打通高效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据测算长兴顾渚村星级农家乐,2019年,“四好乡村路”建设拉动全市GDP增加值超过1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约3万个,真正实现了“一条四好乡村路带动经济产业带”。
保持创新之路的文章
每一次旅行都会带来美丽的风景。 行驶在湖州美丽的乡村,青山如黑,水面荡漾着金波,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仿佛是一大片风景区。 市公路和交通管理部门将重要道路节点、岔路改造为小品,融入绿色、文化等元素。 一条点连成线、连成网的美丽村道。
“全市共建成美丽公路景观带21条,美丽乡村公路1760公里,多条乡村公路被评为省级优质示范公路和浙江最美绿色通道。” 公路和交通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州已成为全国最热门的高速公路。 全省率先推进农村公路“精品工程”创建。 通过示范工程试点、点对点示范、示范引领,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建成果,提高了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竣工工程质量验收率达到100%。
“三分打造,七分滋养”。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标准化管理和养护,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公路功能效益。 在推行“路长制”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打造了长兴虹桥、和平、南浔石丛、和福、德清下渚湖、等,基层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大力推广沥青路面再生、水泥冷再生基层、自发光标志等“四新”技术应用,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科技含量。 三年来,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四新”技术养护367公里。 旧材料回收率达到92%,利用率达到75%。 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以“畅行出行”为基础,紧密结合乡村旅游、沿线人文历史景观、公路文化内涵等因素,充分利用农村公路养护站、角地、闲置空地等,加强与农村公路沿线乡镇、村委会、加油站等合作,积极探索共建共管模式,共建设普通公路服务站80个,进一步拓展公路服务功能。
此外,交通运输部门重点加强公路建设资金、土地、政策等要素投入,探索形成强大合力,推动美丽公路建设。 2018年至今,全市“四好乡村路”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完成投资163亿元,前三年同比增长63%,创历史最高; 结合交通项目建设融资难、资金需求大的特点,南浔还率先启动了全省首个农村公路PPP项目。 三年来,全市高速公路通过PPP模式累计引进社会资本79亿元。
“审慎”机制取得了丰硕成果。 安吉、长兴、德清、南浔被评为省级“四好乡村路”示范县,安吉、长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县。 下一步,湖州将继续紧密结合生态文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发展需求,加快湖州“四好乡村路”提质增效,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乡村旅游。 “四好乡村路”建设体系为全国“四好乡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湖州经验。
来源 | 湖州市公路交通管理中心